你曾經這麼想過嗎?
:「好想住在乾淨整潔的房子裡阿阿阿!」
但是無奈生活忙碌,家裡到處堆積著沒時間整理的物品🥹;或是總覺得收納空間完全不夠用。或許你不知道,有以上這些煩惱,可能只是因為你還不知道正確的收納方式。
愛家適整理師表示:整理並非超難事,只要稍微注意哪些物品要收在哪個地方,養成好習慣,再亂的空間都能經過巧思整理得乾淨整潔。另外,做好收納整理的成功祕訣,就是不急著整理!因為每個人的收納步調各有不同,無謂地追求完美,有可能會讓收納這件事變成負擔,反而令人卻步,甚至產生放棄的心理。
三步驟帶你踏出居家整理第一步
一、安排出固定時間,從小事做起。像是給自己一個小挑戰,看看在10分鐘內把小區域整理完畢。或許就只收拾一個抽屜,或是雜亂的化妝桌,不要小看這一小小的成果,這會幫你為往後的居家整理開啟一道大大的道路。
二、大膽無情斷捨離。對那些「以防萬一」的東西一定不要手軟。你可以問一下自己:上次什麼時候用過這個物品?它又占了家中多大空間?如果將來再需要,它是否無法替代?
三、審視每件物品的情感因素。整理師解釋,任何讓你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心情覺得痛苦、憂傷和負面的物品其實都對身心健康不利。因此,仔細思考哪些東西值得保存,有沒有其他選擇?若是短時間內無法決定,不妨先把它們放到視線以外,等過一段時間再重新考慮。另一方面,如果某件東西能帶給你微笑和幸福感,那就毫無疑問值得保留❤️。
居家整理心情可以變好!?
整理可以心情變好?乾阿捏🤔
答案是:YES
科學作家David Robson在BBC報導中指出,當他在等待一個重要的電話,或是沒有靈感寫不出東西時,就會去整理東西,藉此放鬆心情。事實上,不少人選擇以整理居家環境來緩解沮喪的情緒,這是有根據的,心理學家認為有許多潛在機制,能夠解釋為何做家務有益身心。
我們在整理中重複而單調的動作,有助於將注意力專注於當下,暫停思考煩人的事。做家務有更積極主動的意義和實際功效,而且可以增加覺察的控制感(perceived control)。也給予人們可以自主改變環境的感受,並從中得到信心。
腦部影像科學也支持這個觀點。當眼前分散注意力的物體愈多,大腦活動也就愈多,可能會導致大腦疲倦,難以長時間集中注意力。最佳解決之道,即是將物件整理好,例如按顏色、功能做分類,為大腦提供更明顯的線索,便可以減少視覺和精神的耗損。
整理收納固然重要,但每一次使用完就好好歸位,也是維持居家整齊最重要的秘訣。從小區域開始做自己的居家整理師,讓內心的OS從不可能化為可能!GO!GO!